電線電纜在我國的基礎建設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鏈接作用,隨著我國的不斷發展,對于動力電纜行業來說,針對不斷變化的幣場和需求,傳統的行業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幣場發展,所以對于很多企業來說,行業的轉變刻不容緩。今天,我們接著說一下制約電力電纜行業發展問題,以下是具體內容。
1、研發投入少,創新能力不足。一些線纜企業急功近利,忙于發展生產、增加產量,不舍得投入資金和智力開發新產品尤其是高精產品;也不重視提高產品質量。使本土線纜企業缺乏自主知識產權,關鍵技術受制于人,高端技術、高端產品發展緩慢。據統計,國產線纜只有30%的品牌達到國際幣場接受和可參加競爭的水平。企業缺少專業人才,相關院校畢業生不愿進入中小型電纜企業工作,民營企業員工大多沒有進行相關專業培訓,技術創新人才嚴重缺乏,多數企業缺乏相關的產品研制與創新的專項資金的投入,都導致當前國內線纜生產企業的自主技術創新不足,產品結構矛盾突出。
2、低價中標影響線纜行業的良性發展,下游企業占用上游企業大量資金。招投標活動中,下游客戶采用低價中標,線纜企業為生存低價傾銷,訂國標貨,供非標產品。行業下游客戶為強勢大客戶,占用了大量電纜企業的資金,影響到整個行業企業的正常運營。
3、電纜入網資格名目繁多,線纜企業不堪重負。電線電纜是各行業必用的產品,而各行業對電纜性能的要求互不相同或者各有側重點,于是對電纜產品入網提出了種種限制,非取得入網資格者不得入網使用,致使電纜制造企業每年花費大量人力、物力和財力去應付這些名目繁多的資格認可工作。例如,最普通電纜需要有生產許可證,低壓電線要有3C強制認證,礦用電纜要有煤礦系統的安全認證,室內通信電纜要有電信局的入網許可證,電視電纜要有廣播電視部門的入網許可證,電腦網絡用LAN電纜要有網絡入網許可證,阻燃耐火電纜要有消防部門的備案認可證明等等。更有甚者,同一個產品需要同時擁有幾個用戶部門的許可證。企業為取得各種入網資格疲憊不堪,產品的營銷費用大大增加。